当前位置:首页>红色文化>红色文化
 
秦直道
作者:佚名 | 来源:本站原创 | 人气: | 时间:2014/3/13 9:04:21
 
  

 

秦直道

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

徐伊丽

           榆林市元大滩战役红色文化研究会,于2014年3月8日开会、学习《陕商》时了解到:秦直道是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为了北击匈奴,有利于戍边战争,特派大将蒙恬率30万军队和民夫修建而成,据今已有2215年,比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波恩至科隆的高速公路)早2124年,比著名的罗马大道宽38倍,长15倍,是世界公路的鼻祖。据司马迁《史记》记载,秦直道全长“千八百里”,(约合今1400余里),途经陕西、甘肃、内蒙等三省二十四个县,八十余乡,“堑山堙谷,自九原抵甘泉,直通之”,“道广50丈,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历时两年半主体全线贯通,是当时由咸阳至九原郡最为捷近的道路。

           秦直道是宝贵的中华历史文化遗产,跟长城、兵马俑、阿房宫同一时期诞生,秦直道是矛,长城是盾,兵马俑是兵,阿房宫是士兵守卫着的宫殿,它们四者是血肉相连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它们形成了一个强大王朝的象征。但是,今天,长城和兵马俑以世界奇迹的面目获得世人的普遍瞩目,阿房宫也得到了重建,秦直道却几乎成为一个时代的弃儿,不被人们所看重,目睹秦直道尊容的人可谓寥寥无几。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人居然不知道这条伟大的道路是否依然存在,如果存在,它的遗迹又在何处?以前有个别的专家曾经考察过秦直道。也曾刊登过相关的文章,但意见相左之处甚多,甚至,对秦直道的线路说法不一,更使得这条古道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又一个难解之谜,如:秦直道工程质量和用料之谜;秦直道上的战争及死亡人数之谜;秦直道的兴亡之谜;最大的谜却是秦直道线路之谜,《史记》中只是简单地记载了秦直道的起点和中端,而途经何地,却所记不详,后代考察者对线路的认识相差甚远。

           秦直道最初的修建是为了御边的战争需要,但道路的综合功能使它也成了中央王朝连接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通衢大道,成为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直道和纵横于东西驰道以及沟通印度、缅甸的宝山博南古道等共同构成了统一大帝国的交通网络,这在同时代的世界各国是无可比拟的。

            在现代,还没有一个人能一米不漏地走完秦直道,许许多多的秘密埋藏在这崇山峻岭和厚厚的黄土层下。因为秦直道所经过的地方至今都是森林茂密,郁郁苍苍,猛兽蛇虫出没,人迹罕至的地区。当然两千余年以来秦直道大部分的路段由于气候的影响已遭到破坏。

          这一条路上曾经演绎过各种各样的故事,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凄楚哀婉,有的惊心动魄,有的耐人寻味……,两千余年以来,从秦直道“道未就“开始记载的与秦直道有关的历史名人和重大事迹数不胜数,他们跟秦直道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一代霸主秦始皇到近代的毛主席,从秦汉勇士抵匈奴到红军直罗战役,铁蹄声声,战旗猎猎,古道或承受或观望发生在它身上和周围的一切,记载下了中国战争史上一个又一个传奇篇章。

          现代写过关于秦直道零星的文章的大约有四十几人,真正考察秦直道的据我所知约二十几人,其中有现代地理学专家史念海,考古专家陆思贤、张再明,学者袁忠一、吴宏歧、兰草、靲之林,作家崔子美、张泊、郑元祥、贺青海等,但是全程考察秦直道的人却寥寥无几。

          千年古道,世事沧桑,两千年前曾经金戈铁马,熙熙攘攘的秦直道,如今却静静地躺在那里。空荡荡的道路,就好像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等待着世人去评价。两千年来,古道也经历了喧嚣和冷清,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北巡车马辚辚、耀武扬威、旌旗蔽日、绵延百里;汉朝的铁骑步兵奔驰而过,杀向匈奴腹地;和亲的公主和归汉的文姬款款而行;闯世界的汉子高唱信天游飘然远去;不同民族的百姓自发地互通有无……秦直道曾是那样的显要,那样的风光,那样的喧闹。然而,世事沧桑变化无常,就犹如一个妙龄的少女定会成为一个失去娇丽容颜的老妪,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一样。元明以后,随着中国政治格局和军事格局的变化,秦直道的实用性相对降低了,金戈铁马销声匿迹,熙熙攘攘的情景不复存在,它已经被遗忘在焦点之外。如今,在国内外的史书中以很难发现对它的记载,多数人全然不知,在黄土高原和塞外沙漠间存在着这么一个伟大的工程,甚至年年岁岁走在它上面的当地百姓竟也不知道他们脚下是一条让世界为之惊叹的不寻常的路……

          我们眼中的秦直道不仅有着健壮厚实的身体,也有着深邃无尽的内涵。这条古道自秦汉三国魏晋,直至隋唐北宋都是狼烟滚滚、战马萧萧的战场,它影响着汉中央政权和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的冲突地带,也是两种生存形态冲突的聚焦点。

       夕日显荣不再,古道静寂无声。如今的秦直道静坐深山无人知,秋风萧瑟瑟。它的兴衰,代表着唐宋以后关中地区为中心的黄土地文明的衰微,而今天古道的复苏,也象征着西部的崛起和新的开发热潮的到来。

 摘至《陕商》乔世枝剪辑

 
关于我们 | 问题咨询 |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 © 2007- 当代检察文学研究会·榆林采编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榆林镇北台网络    总浏览量:人次
网站建设:客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