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红色文化>红色文化
 
黄河岸边涛声咏
作者:佚名 | 来源:本站原创 | 人气: | 时间:2014/2/28 8:07:53
 
  

黄河岸边涛声咏

—佳县峪口乡谭家坪村综合示范建设纪实

          谭家坪,位于陕北佳县城南6公里的黄河西岸,距西部神山白云山2公里,佳吴公路穿村而过。全村256户845人,总面积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46亩。谭家坪处于“秦晋大峡谷,千年古枣林”,人均枣林面积2亩,红枣年产值200万元。人均红枣收入2400元,占到村民收入的一多半。2006年被榆林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

          2006年,刘金权被全村人推上了“村官”的宝座,本着不服输的心态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积极调动党员的带头作用,成立民主理事会,发挥群众能动性。真正做到了群雁高飞头雁领,引导带头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科学的发展思路是谭家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正确导向。

           思路一:“人要富,先修路”。谭家坪村祖祖辈辈靠着枣子维持生计,但是1846亩枣林地全部位于石山上,道路不通,村民依靠几条羊肠小道,背粪上山,背枣下山,枣子很难外销,自然就卖不上好价钱,这成为制约谭家坪村发展的瓶颈。直到2005年换届,致富能手刘金权当选主任后积极倡导“人要富,先修路”,组织村民大会展开讨论后达成共识,一场党员干部带头出工,让地让树,广大群众筹工筹劳的修路战拉开帷幕。经过50天的大战,累计投工8400个,投资35万元,三条主干线,两条支线,共计18.5公里,生产道路全面完工,并且干线硬化,大型农用车可全部通过,从根本上解决了历史上的难事,告别了肩挑背扛的历史。

          思路二:“农要富,工帮助”。佳县红枣种植历史悠久、规模庞大,是全国首家取得红枣有机食品及产地双认证的县份。多年来,以户为单位经营原枣的生产方式,严重制约着红枣收益的提高。秋季多雨红枣易霉烂和销售难成为困扰枣农的两大难题,村委会考察到谭家坪村发展枣产业具有交通、水、电、场地等优越的基础条件,同时村民大多掌握红枣熏、烤等基础。通过讨论,形成以村集体控股、村民参股的经营模式,建立天一枣业有限公司。集红枣加工、营销为一体,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走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目前,以红枣加工批发市场建设为主体的一期工程已完工投入运营。在公司建成后的短时期内,熏枣和场地租赁收入8万余元,售原枣500万斤,在方便了本村150万斤枣销售的同时,初步显示出了明显的效益前景。以恒温库、纸箱厂为主的二期工程投资500万元,于2008年年底建成投产。目前,现代化油烤设备调试合格,全面运营,餐饮住宿月营业额逾十万余元。预计天一枣业有限公司全面运营后年可创利润200余万元。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可促进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壮大集体经济和周边区域红枣产业的发展。枣产业初步显示出了其加工带动能力和社会效益。

          思路三:壮大旅游产业,稳定多种经营。谭家坪村属于千年黄河古村,村内千年唐坪古渡及古民居建筑保存甚好,毛泽东转战陕北曾两次驻扎于此。剪纸、民歌、唢呐、秧歌等民间艺术积淀深厚,放赦、打蘸、转九曲、做道场、伊斯兰教堂礼拜等宗教活动盛行,骑毛驴、做豆腐、漏粉条、蒸年糕、捏花馍等民俗丰富多彩,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资源丰富。谭家坪位于佳碛黄河画廊游的一个节点,旁边有白云山圣地为依托,目前村民每年利用白云山旅游文化节创收20万余元,具有广阔的创收前景,村民积极组织发展劳务产业,通过村委会联系,介绍季节性外出务工人员80余名,创收40万余元;鼓励支持养车大户帮助村里开拓市场,八户可收入80万,利用农闲编枣笆、造纸等手工业年可创收20余万元。
          制度创新是谭家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为了全面推进谭家坪新农村建设,刘金权先后争资26万元,维修了村两委办公室,并且保证室内制度上墙,20多项村级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年内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学习和培训,对村干部带头作用和素质形象提出年度目标要求。为了给村民提供一个交流与活动的良好场所,营造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精神氛围,村里建起了老年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同时,成立了农村建设民主理事会,促成村里各项事业的内部和谐。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的理事会负责村里日常事务管理、监督、治安及矛盾调解等工作。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小事不出村。民主理事会对红枣产业协会建设的引导,对村务财政的监督,极大地提高了村及产业化发展的水平和村务公开的透明度,而且帮助村委会解决了部分难题,为基层组织和民众的联系搭建了平台。

          谭家坪立足自身优势,兴建以村集体控股的村办企业带动产业快速发展,无疑是当前多数农村发展的一条捷径。经济发展了,村民才能够享受到现代文与富裕,农村建设才能够和谐。(载至榆林新农村)

 
关于我们 | 问题咨询 |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 © 2007- 当代检察文学研究会·榆林采编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榆林镇北台网络    总浏览量:人次
网站建设:客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