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预防之声》>检察实务
 
浅析民俗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之我见
作者:佚名 | 来源:本站原创 | 人气: | 时间:2013/6/20 14:07:14
 
  

 

 

浅析民俗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之我见

 

         古老的塞北黄土高原,积淀形成了浓厚的“信天游”文化。境内地貌南部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北部荒沙遍野、风蚀严重,历史孕育出了特定的地域民俗文化。解放前,这里的人们生活十分贫穷落后,吃饭靠天、行路靠走、就医靠神、耕种靠犁、物流靠背。长期以来人们养成了遇事喜欢求神问卦、择吉日、看风水的习惯,对“子功出在坟里,富贵出在门里”的信条非常信仰。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许多遭文革破坏以庙宇为主的文物古迹,得到了自发的保护与修缮。据统计仅榆林市由宗教场所投资创办建设的树木园、植物园、花木园、灌木园等园林基地有20多个,民众绿化宗教场所及周边环境面积达4万多亩。榆林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五教俱全,境内有庙宇4353处,经各级政府批准开放的五大宗教活动场所(处所)265处,信众30多万人,是陕西省宗教工作重点地区之一,散落的坟墓数更是无可估计。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富裕起来的人们,在庙宇、祖坟、庭院周围开始植树种花,改善环境。在这些特定的地域上栽植的树木,均冠以“神树”、“风水树”、“守墓树”、“开运树”、“发财树”等,其成活率与保存率均高于其它造林工程,可遇庙会与上坟祭祖时间,人们习惯烧纸点香引起的火灾时有发生,这一现象的出现值得有关部门深思。究其原因与民俗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政府应在坚决反对搞迷信活动时,正确引导群众,积极宣传文明祭祖、正确敬神,大力开展以“绿色家园”、“绿在身边”等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新民俗文化宣传活动,让榆林大地的新民俗文化推进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步伐,促进区域小康社会的绿色革命。根据多年的林业工作实践,针对榆林这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现状,我对民俗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有如下启示和感想:

一、民俗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百姓对神灵的敬畏、对祖宗的敬仰、对祖坟的看重,在庙宇与墓地周围栽植以侧柏、油松、樟子松为主的针叶树;对住宅地的讲究,在庭院栽植以葡萄、梨、枣、桃树为主的经济林木,房前屋后栽杨柳、硷畔伙场植灌木。特定的地域植树在榆林已成时尚。如榆阳区镇川镇黑龙潭道观管委会就在道观四周的山峁沟坡开始植树造林,到目前为止,已形成占地1800亩,涉及118科322属847个品种的全国唯一的民办山地树木园,得到了国内外许多专家的看重,更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广泛关注,得到了日本友人的赞誉称道:“地球的再生从黑龙潭开始”。黑龙潭山地树木园的规模规范建成,为周边庙会的绿化起到了示范作用,以庙宇古迹为依托,极大地改善了局地生态环境,丰富了境内的植物资源、潜移默化地为周围群众起到了生态示范。榆林相继建成了卧云山沙地植物园,花石岩寺草本花卉园,关帝庙灌木花卉园,班禅庙藤本植物园,石泉寺牡丹园等。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榆林境内的群众为保护祖坟,改善祖坟周围的风水,每到清明季间,在自己家的祖坟周围栽植“守墓风水树”,进入新世纪,在坟地上植树的群众越来越多,风气越来越浓。榆林境内无论是南部窑洞庭院还是北方房屋伙场及四周均有栽植果树的传统习惯,在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感召之下,富裕起来的村民纷纷建设自家的生态型经济林园。这些新民俗文化现象的出现,助推了榆林的生态环境建设。但审时分析,冷静思考,从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和不足,有些传统的民俗文化甚至对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阻碍作用:

           1、普通百姓均缺乏林业专业知识,没有一定的技术支撑,重植轻管现象比较突出。如榆阳区补浪河老爷庙2008年栽50株垂柳现保存15株,其保存率仅为30%。

            2、群众渴望成熟的管理措施与专业技术的交流与培训。

            3、自发性、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大,没有整体的规划设计、毁掉再植现象严重。如花石峁寺将85株绿色苗木占地改为建设用地。

            4、庭院生态型经济林,见树不见果,经济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农村乱堆乱放的现象仍十分普遍,人与牲畜同院现象还很严重,这种“信天游”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境内生态环境。

            5、有的违背了引种驯化规则,有的违反了适地适树的原则,如榆阳区芹河乡纪小滩村2009年5月从辽宁引进冷山苗100株,成活率仅为10%,2010年5月调查保存率仅为2%,生长状况极差,近乎失败,造成了资源浪费,劳民伤财。小纪汗乡赵家峁村红石头梁坟地2005年所栽70厘米高侧柏苗120株栽在沙地内,成活率为零,损失令人心寒。

            6、有的农民仍沿用焚烧秸秆还田的农耕方式。

            7、上坟祭祖、庙会活动使用明火十分严重。

            这些旧民俗、无技术等盲目现象极大地影响着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影响着小康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对策与措施

              为了进一步激发民间群众自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热情,增强民间生态意识,建立民间生态文化,进一步发展全社会生态生产力,我认为应采取以下积极措施:

            1、正确引导建立民间生态文化网络组织。如成立庙宇绿化协会;墓地绿化协会;庭院绿化协会等网络组织,为热爱生态环境建设者搭建技术、管理、物资交流的平台。黄土高原国际民间绿色文化网络成立以来,已经召开了五届学术研讨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大力提倡专业技术干部参与技术协作,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3、加大林业科普宣传与技术推广的投资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传单、说书等多种宣传媒体进行科普宣传,以科技赶大集、举办夜校、短期培训等形式加强技术传授,以道观现存的古树名木为依托,扩大四周幼树的栽植数量,打造一品种一景观,还可以举办一些以观赏节,如开办石泉寺的牡丹节,卧云山的杏花节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科普宣传,提高百姓们的林业适用技术应用能力。

                4、政府启动“三化一片林”、“千村万户”绿色家园建设活动,开展“生态文明村”、“生态文明户”创建活动,提高庭院生态型经济林的效益。在规划设计、种苗、栽植、抚育、管护等方面给予支持,让民间群众从生态环境建设中得到实惠,激发群众爱绿、植绿、护绿的热情,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做到庭院,做到村庄,深入人心。

                5、提倡树立生态文明新风尚,开发利用好民间群众对生态环境建设潜在的自发性与自觉性,并开发建设各种有纪念意义的生态林,如结婚纪念林、生日纪念林……等一系列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民俗文化活动。

                6、政府下大力气引导和支持民间群众移风易俗、大力倡导以敬鲜花代替烧纸的祭祖风俗,改焚烧秸秆为秸秆还田,并出台相关的惠民政策,着力调整生产结构,转变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优好型、生活文明型村庄院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

                    榆林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我们应善于开拓思路,改革创新,积极开发和正确引导民间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民俗文化形成。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新理念。民间群众依托特定的地域条件,自发进行庙宇绿化、墓地绿化、庭院绿化,美化家园,有利于生态文明的早日实现,以林业为主的涉农生态环境建设部门,互相协作,科学实施,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建设与民俗文化相匹配的各种制度和激励机制,借集体林权制度开革的东风,让新民俗文化成为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助力器。

 

       

(本刊记者:乔丗枝推荐)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局工程师闫秋云。技术员:朱蓉静) 

 
关于我们 | 问题咨询 |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 © 2007- 当代检察文学研究会·榆林采编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榆林镇北台网络    总浏览量:人次
网站建设:客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