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学》>人物春秋
 
塞上玫瑰  铿锵有你
作者:佚名 | 来源:本站原创 | 人气: | 时间:2013/9/29 8:34:32
 
  

塞上玫瑰 铿锵有你

 

             王翠娥,女,52岁,神木县政协委员,店塔镇人大代表,全县致富女能手,神木县川龙商务酒店董事长。她树立了妇女自强自立的创业典范,先后多次被省、市、县、妇联评为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十佳计生妇女创业明星;五好文明家庭;“双学双比”先进个人;助人为乐模范;优秀女企业家。

              回首峥嵘背后的甘苦,从白手起家到资产三千多万元的优秀女企业家,王翠娥十年磨一剑;从贫困到改变贫困再到拯救贫困,王翠娥身先士卒、大爱无言           出生贫寒 玉汝于成上个世纪60年代的陕北,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有吹醒这片土地,石油和煤炭沉睡地底,一道道深邃的黄土沟壑里行走着包着头巾的老汉和拉着泔水的驴子。这里缺水、缺粮食,唯一不缺的就是边塞的风沙和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古拉的贫穷。坐落在毛乌素大沙漠边的神木县那时只是一个苦难沉寂的边陲小镇,1961年,王翠娥出生在这里。作为黄土高坡上的女娃子,念不了太多的书,过早去承担家庭重担是难以摆脱的宿命,艰苦的童年里吞糠咽菜,食不果腹的日子已经让幼小的王翠娥习以为常。

                屋漏偏棚连夜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已经不好过了,家里姊妹多,母亲身体还有病,让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家里五口人就只靠父亲苦熬苦挣的两个工分维持生活,懂事的王翠娥就帮着父亲做饭,做家务。看着村里同龄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王翠娥只能在心里羡慕。后来由于父亲的疼爱、母亲的克勤克俭和诸多好心人的接济让家境贫寒的王翠娥得以读完小学,从那个时候起她就将这些善意的举动化为感恩深埋心里,这一点小小的火种在后来照亮了她的整个人生。

                 22岁那年,王翠娥由父母包办嫁到了店塔镇,丈夫家里人口多,负担重,少吃少穿,可她任劳任怨,从无怨言,每天起早贪黑,既要种地忙农活还要养鸡、喂猪羊。很多男人才干的活她野咬着牙去干,修梯田、建大坝、背石头,这些将王翠娥炼成了一把“受苦”的好手。丈夫外出打工更是让她有操不完的心,种种生活的压力使她深深意识到,仅仅在黄土地里刨食对这个家庭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贫穷容易让人丢掉理想,但是在王翠娥这里是穷则思变。

筚路蓝缕艰苦创业

 

                  1982年,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导,王翠娥将眼光放在谋求致富的门道上。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她有手艺,能吃苦,准备办一个小吃摊,在丈夫的支持下,王翠娥东拼西凑起来的100块钱,勉强起家,办起了小吃摊子。

                    王翠娥一不怕苦的干劲,每天推着小车,走街串户,跟着戏班子赶庙会,风餐露宿,其中的艰辛和劳累只有她自己知道。即便如此,她依旧数年如一日,直到1988年,陕北煤田的开发使店塔这座小镇迅速崛起,运煤车和私家车川流不息地从门口经过,加上店塔处于三岔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王翠娥看到了开饭店的商机。前些年办小吃摊让王翠娥手头上有了一些资金积累,再加上借来的钱最终在家门口搭起了两间简易房,办起了“三岔路口司机饭店”。这就是川龙酒店的雏形。

                      两年后王翠娥筹集了一部分资金,修起了十六间二层楼房,由于地处“黄金地段”,王翠娥设想将大部分房屋租赁出去,以便尽快还清修房欠下的债务,留小部分自己继续做“小本生意”,既为寻求房源的客户提供便利,也能防止自己的资金链断裂。然而,她的盘算最终落空,租房者生意赔本,拖欠着房租逃之夭夭,这件事让王翠娥苦恼了几天,但很快新的主意又在她的脑海里浮现。通过对店塔发展形势的预测以及市场的分析和评估,她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能利用现成的有利条件搞大点呢?虽然受到几位老人和亲戚朋友的劝阻,但雷厉风行的王翠娥还是没有轻言放弃。

                      1992年,在丈夫的支持下,王翠娥利用自家的十间房子,率先在阳塔村创办了“川龙大酒店”,然而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没有任何酒店管理经验的农村妇女能否挑得起酒店经营的大梁?事实最终证实了王翠娥的远见和胆识。

精明强干 以情感人

 

                酒店开张以后,凭借过去卖饭的烹饪手艺已经不能吸引到客源,酒店的定位和特色成了王翠娥首先考虑的问题。为了学到技术,她跑到其他酒店偷着学习如何做鱼,跑到东北去学地道的炖猪手,这份执着成了酒店发展起来的基石。每每回想到这些,王翠娥总是心生感慨:“我的事业能发展到今天遇到的好人多啊!”

                在整个酒店的经营策划中,王翠娥从餐饮到居住整套服务中,突出一个“家”字,在特色上定位,在“温馨舒适、优质服务、价格合理”上做文章,在本地同行业中推行全面素质管理,优质服务,开展争创“星级酒店”活动。由于她的精明能干,热情周到的服务以及勤于学习苦心钻研的精神,很快使“川龙大酒店”在店塔镇扬起一面“信得过酒店”之旗。

                 川龙大酒店开业以来,王翠娥一直本着文明诚信,与人利好的经营原则,一路风风雨雨走过来,酒店由最初的两个人发展到现在的80多个人,从开业初期的冷淡经营到多年被工商部门评为“文明个体户”,知名度逐渐扩大,经营效益连年升高,目前酒店固定资产达一百万元,年收入达50多万元,每年向国家上税十万余元。

                  王翠娥也因为事业上显著成绩以及对店塔镇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多次受到荣誉表彰。2002年,榆林市人事局、农业局等单位联合授予王翠娥“榆林市农村优秀乡土人才”称号;2003年,榆林市妇联将王翠娥评为“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2004年,王翠娥在由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出版社、全国工商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四届“新世纪之声”《共和国赞歌》征文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华新世纪优秀人才”,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几乎每年王翠娥都会受到镇政府、县委、在、县政府、县妇联等单位的奖励,享有各种荣誉三十多种。王翠娥说“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幸福”,她在感受幸福的同时也在为社会做出更大的回报。

收获成功 真情回馈

 

              王翠娥用热情和努力换来了川龙大酒店如今的规模和影响,从创业的艰辛中一路走来,生活的磨练给这个普通女人的生命注入了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使她能和别的陕北爷们一样奋斗在塞上古城神木,从村里小有名气的“女能人”到店塔家喻户晓的“女强人”。从摆摊卖饭的农家妇女到川龙商务酒店的董事长,王翠娥用最好的青春换来了美丽的生命拔节,在神木三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里闯出了自己的人生。在旁人看来,王翠娥身上有着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和力量,然而过早经受贫困并且饱尝生活艰辛的王翠娥时刻铭记“一分一厘,当思来之不易”,在收获成功的同时丝毫没有忘记感恩和回馈。抛开财富和荣誉的光环,王翠娥依然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朴素、沉稳、热情,在王翠娥最本色的人生基调里,百炼钢也化作了绕指柔。

               川龙大酒店自创建初期一直到现在,都保持了一个传统,即免费为外来打工人员提供关爱早餐。1993年的一个冬天,几位因被黑心包工头所骗的而没钱回家,蜷缩在王翠娥饭店外取暖的老汉深深地触动了她,一时间幼年时被别人帮助的情景浮上眼前,善良又一次完成了交接;她招呼几个老汉吃了热腾腾的杂碎面,并给了他们回家的路费,从此开始了免费供应早餐的习惯。二十年如一日,关爱弱势群体始终伴随着王翠娥创业的每一步,她将慈善当事业来做,并且成为她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店塔镇,王翠娥被亲切地称为“爱心妈妈”,她先后为店塔中小学捐款1500多元;为佳县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捐赠500元;为孤儿刘凯送去学习机、手机;从1998年开始扶持本镇缀学儿童温鹏重返校园,并时常去看望他70多岁的爷爷,主动承担他们爷俩的生活费用;每年春节,王翠娥都挂念村里的贫困老人,并亲自送去粮油和钱物。十多年来,王翠娥长期帮扶联系的孩子有18个,他们中很多都考上了大学,累计帮助孩子们的财物达五六十万,连同修桥补路、扶残救弱、爱心基金之类总计230多万元。2010年,王翠娥被榆林市文明办评为助人为乐楷模。

谈到这些,王翠娥总是轻描淡写,“我王翠娥扶持了几个娃,川龙酒店免费供应早餐其实在我看来怎么说哟,也没什么好炫耀的,我现在已经走出当初那种穷苦日子了,我有能力做一些接贫济困的善事了。”

               人群中的王翠娥很不起眼,简朴的生活作风使她从来不讲究名牌,一身合体的枣红色呢子衣服让她更像一个普通的母亲,慈爱、坚毅、进取、百折不回,隐藏在她身体里的人性的光辉时刻都在闪烁光芒。

                王翠娥一直信奉“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她将自己做过的善事、帮助过的人视为自己巨大的精神财富,每当被扶的对象对她报以回应的时候,她都感觉无比幸福。也正是有这样一份爱的力量存在,山梁和爱心一直在传递,2012年继王翠娥在店塔镇的统筹发展基金会中捐款28.88万元后,儿子宋平又捐款10万元。

                  2009年,因为率先推行全民免费医疗而使神木闻名全国,历史和现代交相融合,让神木成为名符其实的沙漠明珠,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是道德和善良的延续,这些温暖的光泽将这座塞上古城点染得格外美丽。王翠娥以生命的坚守和坚持让这株塞上玫瑰铿锵绽放。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颗种子会开出更多的花朵,馨香世界!这些在她的人生历程里写下了辉煌的乐章,但对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而言,却走了一段不寻常的路。

(摘至陕西中源煤炭信息)

   

 
关于我们 | 问题咨询 |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 © 2007- 当代检察文学研究会·榆林采编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榆林镇北台网络    总浏览量:人次
网站建设:客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