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预防之声》>检察实务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情况的调查
作者:佚名 | 来源:本站原创 | 人气: | 时间:2013/6/20 14:21:04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情况的调查


                             乔春玲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村劳动者离家进城务工,把子女留在家里,形成了大批“留守儿童”,并由此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其中教育和管理尤为突出。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调研。情况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据有关资料调查,目前我国15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约2290万人,我们榆林市有11479人,我们榆阳区有1896人,数量相当惊人。“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
     这些年来,我区在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确保了留守儿童的生存权和受教育权。但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亲情缺乏和监护缺位,导致儿童在心理、道德、学业、生活、安全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高度重视。
         1、 安全隐患多
        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自制力差,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能力差,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也容易受不法分子侵害。《楚天都市报》曾刊登过一篇报道《魔爪频频伸向幼女,留守子女安全应引起重视》。文章披露了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法院少审庭一年开审的48宗案件中,农村留守幼女遭****或猥亵的竟然占三分之一。溺水、触电打斗等事件屡见不鲜;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
         2、学习困难大
        由于缺乏监管或监管不当,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缺乏自觉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家庭作业完成较差,厌学情绪严重,有的甚至旷课、逃学、流浪社会。从66名留守儿童学习情况看,有5名同学学习成绩为班上的前三名,8名为4—10名,其余均为中下等。有11名小学3年级学生,暑假考试两门为20多分。
         3、生活习惯差
        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和管理,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经常不洗脸、不洗澡,吃饭不按时、作息不按时、生活不规律,抗病能力弱,严重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发育。
         4、心理不健全
        据调查分析,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有四种情况:一是隔代监护型,即爷爷奶奶或外公婆监护;二是亲朋监护型,即父母把孩子托给亲朋好友,如叔婶姑舅等;三是自我监护型,也就是让孩子自己监护自己;四是父亲或母亲单亲监护。由于监护人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不多,也不够重视,渐渐地形成了孩子们孤僻、敏感、暴躁、冲动、易怒的性格。他们逆反心理严重、难以沟通,对老师同学甚至亲人产生隔膜感,不同程度地形成了人格扭曲隐患。
         5、品行有缺点
        由于缺乏家庭关爱,加上祖辈的溺爱和代养人的无奈,部分“留守儿童”任性、自私、固执倔犟、好逸恶劳、不尊敬长辈,上进心、荣誉感多有缺失,道德品行、自控能力较差,常有违法违纪行为,一遇不良诱惑,极易滑向违法犯罪。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缺失
        首先表现为心理环境缺失。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家庭环境,父母的爱是儿童最安全、温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父母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与心理依恋。其次表现为教育环境的缺失。“留守儿童”代养人文化素质低,教育意识淡薄,造成具有环境的恶化。如鱼河峁镇有“留守儿童”72名,由祖辈管护的约占总数的70.9%;由亲戚朋友管护的占24.7%。这些人文化程度普遍低,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占62.5%,初中占26.7%,高中仅占2.2%,文盲半文盲占8.6%。由于管护方式不科学、不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留守儿童”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习惯。
         2、教育观念陈旧
        农民工们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地位低下,无法同时兼顾自己在城里的工作和孩子的健康成长。由于城市的学校收费高,农民工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短期内的经济利益,在经营投资面前表现得没有耐心和信心。加之我国目前高校毕业人才过剩,严酷的就业形势,在相当程度上淡化了家长对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价值选择,使他们变的更为保守,及早让孩子停学外出打工赚钱,或者经营由于成人外出而留下的农活成为较普遍的现象。同时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很多留守儿童的代养人不到或很少主动到学校找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很多家长觉得把孩子送进学校,教育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了,学生的品德不好或学习成绩不好都是因为老师没有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家长没有意识到要教好一个孩子,单靠学校教育远远不够的。根据我区个别农村学校统计,主动找老师了解孩子各方面情况的家长只�?%,其中留守儿童的却只占0.5%,家庭与学校的沟通脱节,就很难保证教育的一致性,也很难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3、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农村中个体经营方兴未艾,中小学周围网吧、酒吧、游戏厅、歌舞厅林立。特别是网吧在农村的日益普及,有关部门又没有对这些网吧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得“黑网吧”泛滥,未成年人只要有钱就可轻而易举的进出网吧,很多孩子甚至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他们上网除了玩游戏外,还会浏览。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对性行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好奇,而学校和家长又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这种好奇心会令一部分孩子轻易地对性进行尝试,从而发生了性行为。另一方面,一些原本学习成绩不错、思想品德等方面都表现良好的学生,由于长期没有父母的监督,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以致道德和守纪意识渐渐淡薄,他们开始逃学、旷课、不交作业,后来沉溺于网吧、游戏厅、歌舞厅、沾染了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的习气。一旦受到社会上不良青年唆使,他们就很容易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4、社会关注不够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伴随我国社会转型而产生。“留守儿童”如何教育管理的问题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全社会对着一问题却反应淡漠,缺乏理性思考与应用的重视。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建议 
        农村儿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服务于“三农”工作大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一定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加大对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力度,促进留守儿童全民健康发展。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确实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各级成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工作领导小组,为深入推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强化家庭意识,树立新的家庭教育理念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您在生产岗位上的责任多么重大,无论您的工作多么复杂,
多么富于创造性,您都要记住:在你的家里,还有更重要、更复杂、更细致的工作等着您,那就是教育孩子”。作为父母要知道,您的孩子并不是让他吃饱穿暖就算是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还要注重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其他方面的教育,如思想、行为等等。作为父母,应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尽量等孩子稍大一点再出去打工,如能留下爸爸或妈妈在家照顾孩子的话,情况相对也会好很多,这样可以避免家庭教育的缺乏。即使打工在外,也尽量抽时间回老家看看孩子,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要让子女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即使不能常回家看看的也应时常与孩子保持密切的联系,可通过经常给孩子写信或打电话,条件比较好的,也可通过互联网发电子邮件QQ等形式多和孩子谈谈心,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多给孩子关爱,以增进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通过这些,子女会知道父母即使不在身边,也是关心自己的,时常挂念自己的,这样才不会是孩子们产生被抛弃之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都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完善学校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制定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关政策。农村中小学应切实担负起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在新学期学生报名时应将其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家庭成员情况和代养人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学校通过向代养人打电话、写联系卡、家访、定期召开留守儿童代养人座谈会等形式,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了解留守儿童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和家庭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应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坦然面对成长的烦恼,客服孤僻、胆怯、冷淡等心理。充分利用家长学校,有针对性地举办专题讲座,帮助代养人掌握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同时,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充分利用教育主阵地弥补家庭教育的缺乏。
         4、净化学校环境,创造育人的良好条件
        目前农村中、小学周围娱乐场所林立,而留守儿童尚是未成年人,对于不良信息缺乏判断及辨别力。更缺乏自制力。因此地方政府及学校应及时沟通,共同商量对策,整治校园的周边环境,清理学校周围的文化环境污染,依法取缔“黑网吧”、游戏厅等,彻底根治精神污染源。要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让孩子们在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
         5、调动各界力量,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宣传的作用,围绕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宣传国家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宣传留守儿童及家长的先进典型事迹,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尽其职,形成合力。妇联组织应利用村庄“父母讲堂”,举办家教讲座,倡议和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关心人士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共青团应发挥基层团组织作用,开展各种帮扶活动。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队伍作用,对留守儿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安全教育、文化知识辅导,使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形成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作者系榆林市第三中学副校长

 
关于我们 | 问题咨询 | 返回首页
 
版权所有 © 2007- 当代检察文学研究会·榆林采编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榆林镇北台网络    总浏览量:人次
网站建设:客齐齐